上頭跟過大禮一樣,是中國婚禮傳統習俗之一。上頭其實是一個成人儀式,男女雙方上頭後代表男可娶、女可嫁,亦要負起繁衍子孫、興旺家族的責任。上頭通常由俗稱「好命婆、好命佬」的全福人負責,全福人是指夫妻齊全,有兒有女的人仕。如果找不到全福人,而自己父母是齊全的,都可以找回自己的父母上頭。男方由好命佬或好命婆主持,女方必須由好命婆主持。上頭儀式在大婚前夕或結婚正日擇吉時在男女雙方各自家中大廳或出門酒店房間舉行的。
男女上頭次序
雙方需在婚禮前夕擇定良辰,舊例是在男方完成整個儀式之後,女方才開始上頭。如時間緊迫,亦可於男方點起花燭後,通知女方開始上頭,節省時間。替新人上頭時需一面梳,一面說:「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兒孫滿地」,然後夾上扁柏,再把預先預備的湯圓吃罷。
女家上頭物品
– 上頭用具(包括梳2把、鏡、針線包、子孫尺、紅頭繩、髮夾、剪刀)
– 扁柏、柚葉、龍鳳餅(1盒)、龍鳳燭、新睡衣、新拖鞋、新內衣褲、對聯、湯圓、水果
– 拜神祭品及道具(如有需要)
*貼士:通常大妗姐可代為準備所有上頭用具,中式婚禮商戶亦有出售。*
男家上頭物品
– 上頭道具(梳2把、鏡、子孫尺、紅褲頭繩)
– 扁柏、柚葉、龍鳳餅(1盒)、龍鳳燭、新睡衣、新拖鞋、新內衣褲、對聯、湯圓、水果
– 拜神祭品及道具(如有需要)
*貼士:男女家的結婚對聯有別,購買上頭物品時要小心商戶有沒有出錯。*
上頭流程
1. 準備道具:選擇一個看到天空的窗戶,能看見月亮更好,準備三碗湯圓,每碗六顆或九顆 (加入適量紅棗、蓮子和百合更好)、雞、燒肉、水果、龍鳳餅等,把上頭物品如梳子、鏡子、剪刀、子孫尺、紅頭繩、紅褲頭帶等,放在桌上。
2. 沐浴更衣: 男女雙方先行沐浴(最好使用柚子葉),換上新睡衣、內衣及拖鞋。
*貼士:上頭睡衣連內衣及拖鞋需為紅色全新!*
3. 拜神:桌上燃點龍鳳燭和清香一炷(三支),誠心向當天參拜。
*貼士:如有其他宗教信仰,可省去其步驟。如在酒店上頭,可改用電子LED龍鳳燭,以及將清香平放桌上。*
4. 梳頭:由好命婆或好命公上頭,一面梳頭,一面說上頭金句(即上頭十梳歌,下文有金句內容)
*要注意的是,梳頭時必須一梳梳到尾,梳子不可以中途拿開!*
5. 把紅頭繩和紅綠線綁在扁柏上,然後夾在新娘的頭上;男方束上紅褲頭帶。
在新郎起立時,主持者要唸:「姑爺長大,起來高升,吉慶滿門。」
在新娘起立時,主持者要唸::「姑娘長大,起來高升,門楣興旺。」
6. 父母需要派紅包給在場所有人
7. 父親、母親、新人各進食一碗湯圓及拜神祭品,如水果。禮成。
上頭十梳歌: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髮齊眉
三梳梳到兒孫滿地
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五梳梳到翁娌和順 / 五福臨門
六梳梳到夫妻相敬 / 六六大順
七梳梳到福臨家地 / 七星報喜
八梳梳到一本萬利 / 添丁發財
九梳梳到九子連環樣樣有 /長長久久
十梳梳到夫妻兩老到白頭 / 十全十美到白頭
上頭禁忌及注意事項
- 不少小資新人為省錢,會購入不少二手物資,但值得留意的是,上頭套裝必須全新,不能使用二手貨。
- 上頭當晚,新人的父母需要派利是給在場人士,最重要記得派給新人及主持上頭的好命佬或好命婆,齊齊開心分享喜悅。利是金額豐儉由人,但必須是雙數。
- 上頭前要煮3碗湯圓,3碗湯圓分別由父親、母親及新人進食,每人最少要食2粒,其他可分享給現場賓客進食。
- 龍鳳燭點燃後不能中途熄滅,否則視為大忌。
- 上頭前需在門外先貼對聯,一般貼上結婚用的對聯即可。要留心,對聯有分男女家。
上頭儀式能夠順利進行,亦代表著新人們的婚禮有個美好開始。所以,新人們謹記要做足準備,以確保上頭儀式萬無一失!